娜娜@新埔07 劉氏家廟有三多

「娜娜,接下來要往哪裡去啊,不是柿餅節的新埔還有哪些地方可以逛逛呢。」吃飽就精力旺盛的小莎,不免期待起接下來的行程。
「小莎、大呆跟你們說喔,新埔除了有柿餅之鄉的美名外,可也是全台古厝保存數量最多的鄉鎮,這個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的,等等我們要去逛的和平街,就有宗祠街的美稱呢。」
漫步在和平街上,很快的就到達和平街的劉氏家廟,很幸運的劉氏家廟在例假日有開放參觀,所以娜娜一行人便大方的進入家廟仔細的參觀。
劉氏家廟門
「劉氏家廟是新竹縣境內的三級古蹟之一,主要是祭祀『劉』姓的共同始祖——『漢高祖劉邦的祖父,劉榮』及歷代劉家祖先神位……,」才剛踏進大門,小莎就聽見娜娜正碎碎念的說了一串。
「娜娜我知道這次你有做功課啦,不過看古蹟不用這麼有壓力啦,我們有不了解的地方再問妳吧。」
娜娜聽完不禁笑了出來,不過還是忍不住補充說了:「來到劉氏家廟要看看它建築的燕尾還有扁額,因為劉家祠有『匾額多、燕尾多、功名多』三多的美譽喔。」
劉氏家廟全景
「有三多喔,娜娜要不要說一下劉氏家廟三多的故事啊?對歷史感興趣的大呆,聽完娜娜說的「三多」忍不住追問起後面的故事來。
娜娜就「老娜賣瓜」了起來,講著前幾天看到的資料,「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博物館的資料上寫著,劉氏家祠內有93座神主牌位,具功名者就有37位喔。還有,眾多匾額中,以清同治六年台澎總鎮劉明燈所著之「本支百世」最具代表,而正堂與左右護龍屋頂脊飾均採「複燕尾」設計,是新竹古蹟建築中僅見,全台更是少見。所以劉家祠中「匾額多」、「燕尾多」、「功名多」的特色,更是讓它贏得「三多」的美譽。」
本支百世
屋頂脊飾均採「複燕尾」
大呆緊接著補充說「以前的人所居住的屋舍,若屋頂有燕尾背脊,表示家中有人中科舉功名,因為一般住家是不能建造燕尾屋脊的,看到劉氏家廟的燕尾這麼多,對照娜娜你剛剛說就有功名者就有37位,看來劉家燕尾真是用得實至名歸。」
匾額多
走入正廳娜娜真的光看匾額就看的眼花撩亂,「文魁、恩元(註1)」,顯示劉家子孫人才濟濟,正廳上面有個「藜照東瀛」匾,娜娜跟大呆還在這猜了老半天匾額的意義,連打跑日本鬼子這個理由都出來了,沒想到這個疑問直到下一個行程「雙堂屋」時獲得解答。
相傳漢代的劉向父子在天祿閣抄書,有一天發現天上有一個藜在發光,照亮了經書,劉家為了感謝這個神蹟,就取了個堂號叫藜照堂,因為劉氏子孫到了台灣,所以又叫藜照東瀛,也因此這樣家廟裡才有這樣一塊匾額。
牌位
娜娜一行人顧不得天氣炎熱還是在劉氏家廟停留好一陣子,直到天空飄來一大片烏雲,眼看快要下起午後雷陣雨,大家才急急忙忙的離開劉氏家廟。
…待續
註:
文魁:明清兩代科舉制度,鄉試舉人第十一名以後都稱「文魁」。
恩元:即恩貢,遇有覃恩之年,例如皇帝登極或其他慶典頒布,
   各府、州、縣學,以歲貢之正貢(第一名)為恩貢,
   以次貢(第二名)為歲貢,屬特典,另清代特許「先賢」
   後人入國子監,也稱恩貢。
娜娜小補充:
劉氏家廟落成於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明治三十六年(西元1903年)首次翻修,而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復加以重修,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加建後側圍屋。
劉氏家廟前有院牆做為內外空間的界限,門內一近方形的前埕,除供居室採光通風,更是家庭聚會的場所。三開間的左右橫屋,中央入口退凹,內作廳堂,兩側為日常生活的房間,橫屋的屋頂,燕尾與馬背並存,是台灣較少見的作法。硬山檁的祖先廳,前有寬闊的檐廊,檐廓上的大木結構雕工彩繪精細,給主要廳堂的入口增加了不少莊嚴華麗的氣息。左右稍間各以房連通外橫屋與圍屋。內外橫屋間留狹長形天井,前開罩牆門。(資料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