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去年年底因為工作的關係到北京走了一趟,但也因為工作的關係,無緣去參觀著名的紫禁城、長城,但吃飯這檔事還是需要的。
工作一整天,等到大家都收拾完畢回過神來,也是晚上9點的事情,大家早就餓的眼冒金星,聽從”打D師傅”(計程車司機)的建議,也還好有營業這麼晚的簋街,我們便到簋街去覓食了。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1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04630d2827c02700cfc2d9e02839b205.jpg)
而簋街這地名說來也有趣,「簋」的音同「鬼」,是北京老百姓對東城區東直門內餐飲一條街的稱呼。
在清朝時北京市的各個城門都有專門的用途,不得隨意使用。東直門當時是專門做為往城裡運送木材和往城外運送死人的城門。加上東城門外便是一望無際的墳場,而城門內隨著時間推演也形成了早市,這些早市的攤販,在後半夜開始營業,黎明就散去,當早市開始時,攤販們掛著一盞一盞的燈,從遠處看來燈影幢幢,加上整條街上大多是棺材店,所以被稱為鬼市。
後來東直門大街兩側的很多商家店鋪也做過各種各樣的生意,可沒有一家能做的好的,但隨後人們發現在這條街上只有開餐廳能做的好,加上這裏的餐廳白天幾乎沒有人光顧,但是到了晚上卻熱鬧非凡。當地老人們說,大概到了夜裏鬼們都要進城吃飯,所以形成了如此繁榮景象。
鬼街這稱號就這樣流傳出來,不過北京當地政府總覺得鬼字不雅,也曾命名為「東內餐飲一條街」,不過這裡的老闆們覺得改名會壞了風水,最後找到「簋」這個字,既跟飲食有關又跟「鬼」同音,後來就有「簋街」的名稱出現啦。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2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1)](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086a1bb4ba42ca5ed40d0b185323083e.jpg)
不過我們當時大概也餓的管他鬼不鬼的,8點離開工作場地,快9點才到簋街,餓壞的當下也不選擇了,隨便找家店就衝進去。
不過店名整個很微妙,默默的兩岸就變一家人了嗎???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3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2)](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deede3dccef6d1012914a179f89e7afb.jpg)
趁著同事點菜的時間,我隨意在餐廳裡晃晃,裡面裝璜還蠻古色古香的,頗有在客棧裡用餐的感覺。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4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3)](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78f6a9d74758a540bc1c121a454c6bd7.jpg)
燈籠還真多,這區就是我們坐的地方,感覺裡頭的位置比我們這區高級咧。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5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4)](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ce1342efb3973ef2f4484c82374e31ac.jpg)
雖然老早看過這餐具上的標示,但真正看到「一次性餐具」還是忍不住笑了,很想幫他亂加頓號XD。(一次性餐具=免洗筷)
拍完照我就還餐廳了,我可是有自備環保筷的好寶寶喔。
廢話說了很多,還是來看看那天9點才吃的晚餐吧。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6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9)](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cc3269eb6f1c14ad8e09a1379e470aaf.jpg)
為了均衡營養點的炒苦瓜,但是它長的跟我認知的苦瓜實在不太一樣,不過苦味還是十足的,一點都沒偷工減料,所以吃這道菜時我真的快哭了。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7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10)](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d0d8b825afa4f156f30c8402a10a6956.jpg)
應該飯後上的甜點-芸豆捲,應該是外型長的像雲的豆沙捲吧,入口即化還算好吃。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8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11)](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8e8b7e8f19d77afc78a77cb4bf69816b.jpg)
蔥油餅?應該是吧,時間有點久了正確名稱都忘了。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9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8)](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4d767db7a0b346aa49a67bd86a111cd0.jpg)
水煮魚,這道超好吃的,雖然上桌前已經撈起那麼一大盆的辣椒,而盆裡頭清徹如水的可不是湯,而是扎扎實實的辣油咧。
這道用了十足的花椒跟辣椒煮出來的辣油,鯉魚肉就在滾燙的辣油中泡熟了,吃起來魚肉鮮嫩,可是麻勁十足,一度我的舌頭沒啥知覺,而且吃的我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但回來台灣後,竟然會想念起這麻辣滋味。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10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6)](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6955a7a48408c36d7b99a2f90d254544.jpg)
當然也入境隨俗的叫了北京烤鴨來吃吃,不過,畢竟不是專門做烤鴨的店家,吃起來也就普普,反到我很愛把小黃瓜沾甜麵醬這樣單吃。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11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7)](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f3527a0b8a8832891e7427e1a38be6cc.jpg)
包烤鴨的餅皮倒是薄透的驚人,有圖為證一下,都透出我掌心的顏色了咧。
![[北京]簋街-兩岸一家 - 第12張圖 北京-兩岸一家 (5)](https://tripper.tw/wp-content/uploads/3ac19fdaf1bbf16cfb1bd474c2f9b06b.jpg)
4個人吃這樣一桌是有點過分啦,不過我們可是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8點,中午還吃很奇怪的便當,當然要靠晚餐安慰一下自己的肚皮囉。但,這大概也是我這次到北京出差沒有變瘦的原因啊,嗚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