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新埔09 穿來繞去雙堂屋(上)

雙堂屋正面全景
「新埔上枋寮劉宅,俗稱雙堂屋,劉姓先祖劉延轉,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僅具土牆茅頂之規模。嗣後,子孫繁衍,族人乃於大正七年(1918)集資修建,次年動工,增其舊制,擴張為雙堂六橫屋之大宅大院,將客家三合院與四合院巧妙的結合,歷十年而成。一時,雙堂屋之美名,廣達遐邇。民國七十四年,政府有鑑其宅之文資價值,指定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其後,並斥資五千餘萬元,予以重修,經劉奕權建築師設計監造,慶洋營造有限公司施工,於民國九十年六月開工,民國九十二年二月竣工。今重修完成,富麗典雅,美侖美奐,非惟劉氏守業之功,亦本縣名宅之殊榮,謹為之記。」
一到雙堂屋入口處,就有一個大大的解說牌,說明著說雙堂屋的簡史,娜娜與小莎、大呆站在解說牌前,用相機拍下這段簡單的介紹,畢竟對於古蹟算是門外漢的一群人,逮到機會就得趕緊做功課。
雙堂屋
「原來是這樣,不然剛剛我一路上想著雙堂屋?霜糖屋?還以為要去的是一間可口的糖果屋咧。」小莎恍然大悟的說著,讓娜娜還有大呆笑彎了腰。娜娜忍不住問「小莎你想喝下午茶了嗎?」在三人嘻笑聲中慢慢的走進雙堂屋的前堂。
門廳
「咦,你們看這裡正廳上的匾額寫著『藜照堂』,不曉得跟我們剛剛在劉氏家廟看到的『藜照東瀛』有沒有關係啊。」大呆才剛踏進前堂,馬上就眼尖的看到後堂的上方掛著『藜照堂』的匾額。「合理的推斷,『藜照』會不會跟『劉』這個姓氏有關,不然這麼特別的兩個字為何會一再出現呢?」小莎馬上化身為柯南,仔細推敲這其中的關連。
藜照堂
正當三人在後殿苦思這當中的關連,前殿走進一群很有秩序的學生,而領隊的老師這裡因為還有住家,所以關起麥克風以正常音量在解說古厝之美,於是娜娜一行人也混在學生堆裡聽起解說來了。
「大家有看到後殿上方的『藜照堂』這個匾額嗎?其實這個是劉家的堂號,『藜照』源自西漢御史中郎劉向的傳奇故事。有一天晚上,劉向在天祿閣校書,忽然燈火全部熄滅,卻忽然出現一位黃衣老翁,以藜杖點火並進入閣內,替劉向照亮經書並解其惑,離去前老翁還留言:『太乙之精,聞卯金氏,子好學,而下凡觀焉。』所以七十九代劉向之後,即有以『藜照』、『天祿』為劉氏堂號。而『校書』、『太乙』、『卯金』也常出現在劉姓的廳堂對聯匾額中。」
「而新埔和平街上的劉氏家廟也有一塊匾額『藜照東瀛』,意思就是指劉氏子孫到了台灣,所以又叫藜照東瀛……」聽到領隊老師的解說,娜娜與小莎、大呆不免會心一笑,因為今天的疑問通通解答了,看著其他認真的學生執筆疾書的樣子,三人悄悄的離開隊伍,繼續欣賞雙堂屋的建築去了。
正廳
「你看,剛剛老師說的『天祿』也出現在正廳裏面。」小莎非常細心的指著正廳裡的匾額要讓大家看看,並細細觀察正廳的擺設,每樣東西雖然有歷史痕跡,但卻維護的非常好,看來劉家子孫非常用心的在維護。
簷廊
娜娜一行人在屋裡繞來繞去,上枋寮劉宅雙堂屋目前有開放的部份,就足以形成一個大迷宮,但不免看出當初設計的巧思,正廳前的簷廊加上子孫巷可以通往左右兩側的過水廊抵達左右兩側護龍,就算下雨不撐傘也不怕淋濕。
過水廊
而經過每一個過水廊,就好像尋寶一般的發現新天地,每個小天井裡都有不同的景致。
小天井
雙堂屋後方小巷弄
就這樣忽然的走出了這間有99間房的雙堂屋,來到後方的小巷裡,由於上枋寮劉宅雙堂屋目前只開放了部份區域,所以在穿越小巷弄時,娜娜與小莎、大呆刻意放輕腳步降低音量,以免打擾到住戶,最後一行人沿著指標走到瑞閣園。
瑞閣園
「其實瑞閣園是新埔上枋寮劉家的祖塔,為紀念來台祖劉學悟之父劉瑞閣,所以取名叫『瑞閣園』。建築整體為旅美建築師李澤礎設計,黃瓦三角造形的祖塔,全台少見,而在每年農曆正月四日(春祭)、八月二日(秋祭),則是劉家子孫回鄉祭祖的日子。」娜娜看了看行前所做的資料,低聲的告訴小莎與大呆,因為瑞閣園裡除了自然的鳥叫聲外,安靜的讓大夥不敢破壞這份寧靜,娜娜靜靜的站在園裡,想像著劉家春秋兩祭會是怎樣壯觀的場面,也許這也是劉家凝聚家族向心力的一種最好方式。
…待續
枋寮義民廟
地址:新埔鎮義民路三段360號
娜娜小補充:
義民廟建廟之後,信徒陸續捐贈水田給廟方,稱「義民田」,故義民廟現在仍為全省擁有最多不動產的寺廟。光緒21年(1895),日軍攻台,義民廟毀於戰火,直到1904年才又重建完成。今日所見外貌,是1971年再度重修完成的。